南投有著許多優美景色令人心曠神怡、流連忘返,其中那迷樣般的「忘憂森林」和銀杏森林讓我嚮往許久了,前往杉林溪途中,盡是群山萬壑的森林景致。今天早上很早便要出發,因為我們要在12時前到達「忘憂森林」和銀杏森林

地圖來源: Google map
建議早上出發,因為中午12時開始山上便開始起霧,而我們前往銀杏森林時,雨更下得利害,看著GPS指示的路有點模糊,所以便决定不停銀杏森林,改直接出發到忘憂森林了。
銀杏森林
在地下室用餐的飯盒是用內鐵盒來做便當,很有古早味呀。米飯的口感不錯,配菜也爽口,不油膩,而且分量不大,女生也能吃完。

奮起湖老街上有許多賣手信的店舖,天美珍火車餅,魯肉豆沙餅,奮起湖藥膳茶葉鐵蛋。
又開始下雨了,還是向阿里山民宿出發吧!
阿里山

地圖來源: Google map
阿里山國家風景區位於臺灣嘉義縣東部,是一座國家級風景特定區,阿里山實際上並不是一座山的名稱,只是特定範圍的統稱,正確說法應是「阿里山區」,地理上屬於阿里山山脈主山脈的一部份,東鄰玉山山脈,北接雪山山脈。某些資料指稱阿里山又名塔山,標高2,484公尺,實則不然:塔山為「阿里山區」之最高峰,標高2,663公尺。(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)
終於來到了台中的著名景點阿里山了,放下行李已經快要五點了,但這裏的霧很濃,而且街上只見車,很少見到人!


出發前查過網絡,如果想隔天搭小火車去看日出的話,要在前一天下午先把票買好,要不然隔天車票已經賣完買不到車票就白來了阿里山,要記著看日出是上阿里山必要做的事呢~
所以第一件事便是買車票呀!

出發前看見有部落格提醒要注意山上溫度的變化,肥肥一向怕熱,而且八月節台中真節熱得很,所以他只帶了件薄外套,太陽還沒完全下山,山上的氣溫竟然只有16度,真的怕他冷病,購票過後,還沒到六時,附近的商店竟然大部分都關門了! 還好找到一間有賣厚外套的商店還營業,真幸運!
天黑了,開始看到人群了,原來剛才大部份人都去了餐廳享用晚餐! 也難怪,因為第一班小火車是在早上4時30分開出,所以這裏都是早睡早起的人!
我們也隨便在停車場附近找了一間韓式餐廳享用晚餐,就這樣便到八時了,離開餐廳才發現附近更加少人了!
還好買了外套,這裡入夜真的非常非常寒冷!
台中、台北大自然生態自駕遊第三天
台中、台北大自然生態自駕遊第五天
台中、台北大自然生態自駕遊 旅遊概覧

地圖來源: Google map
建議早上出發,因為中午12時開始山上便開始起霧,而我們前往銀杏森林時,雨更下得利害,看著GPS指示的路有點模糊,所以便决定不停銀杏森林,改直接出發到忘憂森林了。
銀杏森林
銀杏森林岫景觀咖啡
地址: 南投縣鹿谷鄉羊灣巷800之11號
營業(開放)時間:上午10:00至下午4:30
忘憂森林(台灣九寨溝)
地址: 南投縣竹山鎮大鞍里溪山路3-25號
營業(開放)時間:全日開放
於忘憂森林-霧中咖啡館用餐可電話預約,咖啡館即提供接駁服務
忘憂森林咖啡簡餐(需先電話預約):
營業時間:10:00~16:00
預約專線:0926-395792 潘先生
※接駁車(需付費):單次100元台幣,來回200元台幣
仁淵茶葉李先生:0930-770062
一般自用小客車根本無法上山,接駁車都是上山用專用的越野車,作為遊客不見議自行開車上山,因為山路真的又高又陡,還有大坑洞! 忘憂森林道路泥濘濕滑,一定要穿適當的鞋才上山。山上沒有洗手間的,所以在忘憂森林霧中咖啡屋消費時,記得先借洗手間一用,不消費不外借的! 有行山習慣的我,一定建議任何情況下不要獨自1人上山,更何況在一個第一次來的地方! 若果真的有突發事故,你也不會想叫天不應叫地不聞吧!
真的太美了!

忘憂森林的雨水豐厚期大約是每年的6月到10月,會形成小沼澤,而枯水期大約是每年的11月到隔年5月,想看有湖水或無湖水的景象,因人而異吧!但個人就是愛有雨水的那份感覺!

如果腳程夠 ,徒步上山,沿路賞景也挺自在慢活,徒步上山到忘憂森林約30-40分鐘,上山時也看見數名行山者,但山坡真的很陡峭,看見他們,心想花數百元的消費,真是值得的!
憂森林入口前是草坔仔茶園。這裡長年雲霧裊繞,平均氣溫為15~20度,最適合種茶葉,難怪剛才享用的的茶是那麽清甜!

忘憂森林是歷經921地震後形成的自然景觀堰塞湖,也入選為台灣十大秘境之一,雖然已經沒有了生命,卻成了最熱門的觀光景點,它的姿態萬千,在起霧的時候被人稱為迷幻森林或草坔濕地。這裏大約有1.5個足球場般大,此時此刻,深深的覺得大自然真的非常神奇,看著眼前的景象,讓人讚為觀止呀~
地址: 南投縣鹿谷鄉羊灣巷800之11號
營業(開放)時間:上午10:00至下午4:30
忘憂森林(台灣九寨溝)
地址: 南投縣竹山鎮大鞍里溪山路3-25號
營業(開放)時間:全日開放
於忘憂森林-霧中咖啡館用餐可電話預約,咖啡館即提供接駁服務
忘憂森林咖啡簡餐(需先電話預約):
營業時間:10:00~16:00
預約專線:0926-395792 潘先生
※接駁車(需付費):單次100元台幣,來回200元台幣
仁淵茶葉李先生:0930-770062
一般自用小客車根本無法上山,接駁車都是上山用專用的越野車,作為遊客不見議自行開車上山,因為山路真的又高又陡,還有大坑洞! 忘憂森林道路泥濘濕滑,一定要穿適當的鞋才上山。山上沒有洗手間的,所以在忘憂森林霧中咖啡屋消費時,記得先借洗手間一用,不消費不外借的! 有行山習慣的我,一定建議任何情況下不要獨自1人上山,更何況在一個第一次來的地方! 若果真的有突發事故,你也不會想叫天不應叫地不聞吧!
真的太美了!

忘憂森林的雨水豐厚期大約是每年的6月到10月,會形成小沼澤,而枯水期大約是每年的11月到隔年5月,想看有湖水或無湖水的景象,因人而異吧!但個人就是愛有雨水的那份感覺!

如果腳程夠 ,徒步上山,沿路賞景也挺自在慢活,徒步上山到忘憂森林約30-40分鐘,上山時也看見數名行山者,但山坡真的很陡峭,看見他們,心想花數百元的消費,真是值得的!
憂森林入口前是草坔仔茶園。這裡長年雲霧裊繞,平均氣溫為15~20度,最適合種茶葉,難怪剛才享用的的茶是那麽清甜!

忘憂森林是歷經921地震後形成的自然景觀堰塞湖,也入選為台灣十大秘境之一,雖然已經沒有了生命,卻成了最熱門的觀光景點,它的姿態萬千,在起霧的時候被人稱為迷幻森林或草坔濕地。這裏大約有1.5個足球場般大,此時此刻,深深的覺得大自然真的非常神奇,看著眼前的景象,讓人讚為觀止呀~
在這裏享受著大自然的奇妙,真的不願離開,但路就是要繼續走下去的,美美的風景還在等我們呢,向下一站阿里山前進吧!
記得趁霧下來時趕快離開山上呀!
沿有一千六百公尺的杉林溪公路前進,距溪頭約十七公里,從溪頭至杉林溪的杉林溪公路經過十二生肖彎至安定隧道,中間擁有許多自然景觀,像是向欣谷、迎風堡、留龍頭、龍鳳峽、相思台、相應坡和初逢嶺等。
很多登山者都愛經由留龍頭出發登山,在豬彎不遠處便可以看到入口,留龍頭眺望遠方山巒,山頂都開墾為茶園並蓋起農舍,茶樹是高級的經濟作物,就像這茶區,在南投境內比比皆是。


隙頂
這裏是阿里山公路最近的觀霧地點。同時,也是眺望日出的地方,很多人都會來這裏觀看雲海! 但遊客們往往都趕著到阿里山,所以往往都會錯過這個美景!

下一站 - 奮起湖
奮起湖

地圖來源: Google map
奮起湖海拔1403公尺,東、西、北三面環山,地勢低窪,中間低平,形如畚箕,雲霧環擁如湖,故而舊稱畚箕湖,後因名不雅,而改為「奮起湖」,畚奮同音、箕改起則用意奮發圖強,以阿里山森林鐵路中途站、鐵路便當、老街與自然景色聞名,有南台灣九份之稱。
在阿里山公路、鐵路未開闢前,當地商家已於老街聚集,略具雛形。老街以紅檜建成,早年沒有街名,當地人僅以「街仔」稱之。在台灣日治時期,林木資源豐富的奮起湖亦是木屐的製造重鎮,當時街道大多用煤渣鋪設,穿木屐不黏腳,因此當地人都人腳一雙。
阿里山森林鐵路建成後,奮起湖車站是最大的中途站。早年,蒸汽機車從嘉義市北門車站行駛至此加水、填煤,所以火車會停留較長的時間;同時行車已近中午用餐,車員及乘客在此休息,造就奮起湖的鐵路便當文化,亦成為附近村落趕集聚散之地、阿里山森林鐵路的貨物、人群最大集散中心。
阿里山公路建成後,由於鐵道的重要性下降,奮起湖亦一度沒落蕭條,直至近年阿里山鐵道旅遊風氣盛行,才再度成為旅遊熱點。其中以夜探螢火蟲、鐵道便當、木屐、奮起湖神木尤具特色,現時老街全長約五百公尺,至今歷史超過一百年。奮起湖的房舍依山坡而建。 (資料來源: 維基百科)
奮起湖車站是早期阿里山森林鐵路最大中繼站,來到這裏都少不免可以看到不少小火車吧!




在網上看見有推介行程,大家可以參安考一下

來到奮起湖,必定會吃便當,在這裏有很多賣便當的食店,而我們便嘗了奮起湖大飯店。
記得趁霧下來時趕快離開山上呀!
沿有一千六百公尺的杉林溪公路前進,距溪頭約十七公里,從溪頭至杉林溪的杉林溪公路經過十二生肖彎至安定隧道,中間擁有許多自然景觀,像是向欣谷、迎風堡、留龍頭、龍鳳峽、相思台、相應坡和初逢嶺等。
很多登山者都愛經由留龍頭出發登山,在豬彎不遠處便可以看到入口,留龍頭眺望遠方山巒,山頂都開墾為茶園並蓋起農舍,茶樹是高級的經濟作物,就像這茶區,在南投境內比比皆是。


隙頂
這裏是阿里山公路最近的觀霧地點。同時,也是眺望日出的地方,很多人都會來這裏觀看雲海! 但遊客們往往都趕著到阿里山,所以往往都會錯過這個美景!

下一站 - 奮起湖
奮起湖

地圖來源: Google map
奮起湖海拔1403公尺,東、西、北三面環山,地勢低窪,中間低平,形如畚箕,雲霧環擁如湖,故而舊稱畚箕湖,後因名不雅,而改為「奮起湖」,畚奮同音、箕改起則用意奮發圖強,以阿里山森林鐵路中途站、鐵路便當、老街與自然景色聞名,有南台灣九份之稱。
在阿里山公路、鐵路未開闢前,當地商家已於老街聚集,略具雛形。老街以紅檜建成,早年沒有街名,當地人僅以「街仔」稱之。在台灣日治時期,林木資源豐富的奮起湖亦是木屐的製造重鎮,當時街道大多用煤渣鋪設,穿木屐不黏腳,因此當地人都人腳一雙。
阿里山森林鐵路建成後,奮起湖車站是最大的中途站。早年,蒸汽機車從嘉義市北門車站行駛至此加水、填煤,所以火車會停留較長的時間;同時行車已近中午用餐,車員及乘客在此休息,造就奮起湖的鐵路便當文化,亦成為附近村落趕集聚散之地、阿里山森林鐵路的貨物、人群最大集散中心。
阿里山公路建成後,由於鐵道的重要性下降,奮起湖亦一度沒落蕭條,直至近年阿里山鐵道旅遊風氣盛行,才再度成為旅遊熱點。其中以夜探螢火蟲、鐵道便當、木屐、奮起湖神木尤具特色,現時老街全長約五百公尺,至今歷史超過一百年。奮起湖的房舍依山坡而建。 (資料來源: 維基百科)
奮起湖車站是早期阿里山森林鐵路最大中繼站,來到這裏都少不免可以看到不少小火車吧!




在網上看見有推介行程,大家可以參安考一下

來到奮起湖,必定會吃便當,在這裏有很多賣便當的食店,而我們便嘗了奮起湖大飯店。
在地下室用餐的飯盒是用內鐵盒來做便當,很有古早味呀。米飯的口感不錯,配菜也爽口,不油膩,而且分量不大,女生也能吃完。

奮起湖老街上有許多賣手信的店舖,天美珍火車餅,魯肉豆沙餅,奮起湖藥膳茶葉鐵蛋。
又開始下雨了,還是向阿里山民宿出發吧!
阿里山

地圖來源: Google map
阿里山國家風景區位於臺灣嘉義縣東部,是一座國家級風景特定區,阿里山實際上並不是一座山的名稱,只是特定範圍的統稱,正確說法應是「阿里山區」,地理上屬於阿里山山脈主山脈的一部份,東鄰玉山山脈,北接雪山山脈。某些資料指稱阿里山又名塔山,標高2,484公尺,實則不然:塔山為「阿里山區」之最高峰,標高2,663公尺。(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)
終於來到了台中的著名景點阿里山了,放下行李已經快要五點了,但這裏的霧很濃,而且街上只見車,很少見到人!


出發前查過網絡,如果想隔天搭小火車去看日出的話,要在前一天下午先把票買好,要不然隔天車票已經賣完買不到車票就白來了阿里山,要記著看日出是上阿里山必要做的事呢~
所以第一件事便是買車票呀!

出發前看見有部落格提醒要注意山上溫度的變化,肥肥一向怕熱,而且八月節台中真節熱得很,所以他只帶了件薄外套,太陽還沒完全下山,山上的氣溫竟然只有16度,真的怕他冷病,購票過後,還沒到六時,附近的商店竟然大部分都關門了! 還好找到一間有賣厚外套的商店還營業,真幸運!
天黑了,開始看到人群了,原來剛才大部份人都去了餐廳享用晚餐! 也難怪,因為第一班小火車是在早上4時30分開出,所以這裏都是早睡早起的人!
我們也隨便在停車場附近找了一間韓式餐廳享用晚餐,就這樣便到八時了,離開餐廳才發現附近更加少人了!
還好買了外套,這裡入夜真的非常非常寒冷!
台中、台北大自然生態自駕遊第三天
台中、台北大自然生態自駕遊第五天
台中、台北大自然生態自駕遊 旅遊概覧
留言
發佈留言